有关妊娠出血病证,古代文献记载曰:“有腹痛而下血者为胎动,不痛而下血者为胎漏”,“有屡孕屡堕者……名曰滑胎。”滑胎常从胎动不安、漏胎发展而致。
“滑胎”的成因,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冲任两脉虚弱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气亏虚,冲任失养,就会发生不得系胎载胎的“漏胎”、“滑胎”。治疗围绕补气养血固肾法。对于母子血型不合,其病证有特殊性,实验室检查常可见孕妇血清的抗体超过正常范围,新生儿往往出现黄疸,临床上单纯用传统医学的方法治疗,不能得到满意的疗效。对ABO血型不符的病例,其治疗的焦点在于降低母体体内的免疫抗体,使胎儿出生后不发生溶血性黄疸。
边缘性前置胎盘
任某,30岁,初诊(1989年12月4日)。
早妊2月阴道出血,量或多或少、色或鲜或黯已10天,少腹下坠,腰酸。经某医院B超检查提示“边缘性低置胎盘”。脉弦细,舌质润。治用补中益气法。
苎根炭30克、地榆炭15克、黄芩炭6克、杜仲10克、清炙芪15克、炒潞参12克、升麻炭5克、柴胡9克、炙甘草3克
二诊(12月7日)阴道出血如前,仅感腰酸腹坠稍减轻,食欲尚可,脉舌如前。前方去潞参改别直参6克、升麻炭9克。
三诊(12月18日)阴道已3天未出血,腰酸腹坠显然好转。前方继服。
四诊(12月22日)B超复查胎盘已上升,嘱除别直参改用潞参,继服10剂。
【按】低置胎盘属气虚不能摄胎,肾虚不能固胎。初诊疗效不显,方中除潞参改用别直参,倍用升麻,此乃仿长沙之法,气壮则胎升肾固。
胎萎不长
韩某某,31岁,初诊(1990年3月1日)。
妊娠3月半,曾流产2次,住院保胎40余天,于2月6日B超检查提示“宫内活胎80天大小,见心搏”。昨日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略有腹痛,腰酸若折,常有鼻衄,纳减,梦多,
便薄。脉细缓,苔薄白。治拟健脾清热为先:
炒白术9克、炒扁豆10克、怀山药15克、炒谷芽10克、炙卷柏9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0克、黄芩炭6克、冬桑叶10克、地榆炭12克、藕节炭10克
二诊(3月7日)妊娠鼻衄未现,阴道出血已清,食欲较振,B超复查宫内胎活,胎盘底部较宽大,为营养不足胎儿。脉舌如前,属中医病名:“胎萎不长”。改用八珍汤化裁:
炒潞参15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3克、陈皮3克、归身12克、怀山药12克、熟地15克、炒白芍10克、扁豆10克、红枣12克
三诊(3月13日)食欲振,大便正常,夜来安睡。腹部较前增大,妇检“胎儿较前增大”。继服前方10剂。
【按】脾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今脾虚不生血,何以荫胎。初诊健脾清热,使血静归络,二、三诊改用八珍汤健脾,旨在化源生血,血有所荫,则胎儿成长。
胎盘早期剥离
戚某某,26岁,初诊(1990年2月26日)。
妊娠5月半,于40天前先后2次阴道阵发性出血,量较多,住院后逐渐减少,量少色棕。间歇性或持续性腰酸、腹痛、便干。今晨阴道又出血,量偏多,色鲜红,腹部有下坠感,B超检查提示中期妊娠,活胎,胎盘边缘有暗区,诊断“胎盘早期剥离”。尿频困倦,脉弦细滑,舌质红绛,中指搏动有宫缩。治拟清养补肾安胎法:
制首乌10克、制黄精10克、制玉竹10克、生地榆15克、血余炭10克、陈棕炭10克、冬桑叶15克、黄芪炭15克、白芨末3克(吞)
二诊(3月1日)阴道出血量显减,尚有咖啡色血性分泌,腰酸、腹痛较前好转,宫缩较缓,大便已润,脉舌如前。前方除首乌、黄精、血余,加怀山药10克、煅龙牡各15克。
三诊(3月6日)投以清养补肾益气法以固摄,阴道出血净,宫缩除,腰酸腹痛消失,精神振作。脉弦滑,苔薄白,舌质润。治拟前方除白芨末、陈棕炭,继服。
四诊(3月16日)B超检查提示胎位正常,胎盘边缘已无暗区。嘱继服前方10剂。
【按】胎盘早期剥离,中医无此病名;属妊娠中期胎漏范畴。该孕妇舌质红绛,脉弦细滑,大便干,证属阴虚内热。热则胎动,致伤胎胞出血,初以清养补肾,再以益气固摄,使阴阳得调,胎儿得安,血自止而得矣。方中白芨一味为治疗胎盘剥离之圣药。
母子ABO血型不合
朱某某,27岁,初诊(1983年5月8日)。
患者第一次妊娠期因患黄疸性肝炎而行人流术,嗣后两次妊娠足月产后,婴儿因患溶血性黄疸而夭折。现妊娠5月余,胎动已明。经免疫学检查,拟诊“母子血型不合”,测抗体效价IgG抗A1:512,四区。男方血型为A型,女方为O型,Rh阴性。患者于1982年9月起感腰脊酸楚,至今未愈。苔薄燥,舌质偏绛,脉弦滑。治用:
生黄芪15克、女贞子15克、生甘草3克、炒知母9克、绵茵陈30克、焦山栀9克、炒黄芩6克、黄毛耳草20克、葡伏瑾12克、炒杜仲15克、桑寄生10克、败酱草9克
嘱患者此方先连服5剂,后隔日服。晨起,空腹饮淡盐开水250毫升,多吃水果。
二诊(6月10日)复查IgG抗A抗体效价下降到1:128,四区。舌质偏绛,脉细弦,原方继服1月。7月份复查IgG抗A抗体效价1:128,三区。再嘱原方隔日服至分娩前夕。孕妇于1983年8月底分娩一女婴,轻度黄疸。服小儿退黄散,3天后退。复查产妇IgG抗A抗体效价1:32,婴儿血型A型,抗体效价1:2。
染色体错位
黄某某,26岁,初诊(1989年7月17日)。
停经57天,不规则阴道出血5天,呈淡咖啡色,伴有胃纳不振,恶心呕吐,大便干燥,腰酸。脉弦细小滑,苔薄白。尿妊娠试验“阳性”。患者结婚3年,于1987年4月孕40天自然流产,行清宫术。1987年9月及1988年11月又先后两次早孕3个月,因过期流产,行清宫术。1989年6月在某院作染色体检查属正常,核型:46,XX。男方染色体错位,核型分析:46,Xy、16q。双方否认近亲结婚,男方为独子。患者此次因先兆流产,住院中药保胎。
B超检查提示:早孕活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放射免疫测定大于100微克/升。处方如下:
黄芩6克、丝瓜络炭9克、冬桑叶10克、苏梗5克、焦山栀9克、生黄芪12克、女贞子10克、生甘草6克
二诊(8月5日)服前方后阴道血性分泌液已除,恶心呕吐亦瘥,治拟前意。上方除冬桑叶、焦山栀,加生石决明3克、太子参15克、淡竹茹12克、广藿香6克,因阴道出血已除,方中丝瓜络除炭。
三诊(8月23日)停经93天,B超检查报告:“子宫明显增大,宫内胎儿双顶径22毫米,胎心规则,有胎动,羊水中等。”处方:
生黄芪10克、女贞子12克、冬桑叶12克、黄毛耳草20克、丝瓜络9克、当归身6克、黄芩6克、炒白芍9克、炙鸡金6克、炒潞参9克、藿香6克
9月24日B超检查报告:“子宫内胎儿双顶径39毫米,胎儿头臀径长100毫米,胎心规则,胎动存在。”患者于10月4日带中药10剂出院:
生黄芪10克、女贞子12克、冬桑叶12克、丝瓜络6克、黄芩6克、炒潞参10克、炙鸡金6克、当归身6克、菟丝子10克、煨狗脊10克
来源: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