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恶阻
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继而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又称为妊娠呕吐、子病、病儿、阻病;初产妇多见,症状重;久之易造成先兆流产。
脾胃虚弱
呕吐:妊娠早期,反复出现呕吐,特点为呕吐清水、清涎。
症状:面色晃白、神疲肢倦、腹胀纳呆、面浮肢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则: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肝热
呕吐:妊娠早期,反复出现呕吐,特点为吐酸水或苦水。
症状: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则: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橘皮竹茹汤或苏叶黄连汤
妊娠腹痛
妊娠期间,出现以小腹疼痛为主的疾病,又称胞阻。
血虚
腹痛:小腹隐隐作痛,喜按。
症状: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唇舌爪甲淡白、皮肤干燥不泽、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则:养血安胎止痛
方药:当归芍药散加首乌、桑寄生
虚寒
腹痛:腹冷痛,喜温喜按。
症状:妊娠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面色晃白,倦怠无力,舌淡苔白滑,脉沈细滑。
治则: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方药:胶艾汤加巴戟天、杜仲、补骨脂
气滞
腹痛:小腹胀痛,连及胁肋。
症状:小腹胀痛、胸胁乳房胀满、嗳气吐酸、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舌淡苔薄黄、脉弦滑。
治则:疏肝解郁,养血安胎
方药:逍遥散
血瘀
腹痛:隐痛或刺痛,痛处不移。
症状:素有症瘕,舌暗有瘀点,脉弦滑。
治则:养血活血,补肾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和寿胎丸
胎漏/胎动不安
胎漏:阴道不时下血,时下时止,淋漓不断,但无腰酸腹痛。
胎动不安:妊娠时下血,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有少量出血。
肾虚
胎动胎漏:妊娠早期,阴道有少量出血,色黯淡、质稀,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症状:有堕胎、小产病史,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暗、苔白、脉沈细滑,尺脉弱。
治则: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朮,或安奠二天汤,或滋肾育胎丸
气血虚弱
胎动胎漏:妊娠早期,出血量少、色淡、质稀,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胎动不安。
症状:面色晃白、神疲肢倦、腹胀纳呆、面浮肢肿、大便溏薄、带下量多、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略滑。
治则: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胎元饮
血热
胎动胎漏:妊娠早期、出血量少、色深红或鲜红、质稠,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症状:头晕面赤、心烦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清热凉血,养血安胎
方药:当归散或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
血瘀
胎动:妊娠初期,阴道不时下血(少),色黯红,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症状:妊娠期跌扑闪挫,继之腹痛,舌黯红边有瘀斑,脉弦滑或沈弦。
治则:活血消症,补肾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加减
滑胎
堕胎、小产连续发生三次以上者称之,特点为如期而堕,亦称数堕胎。
肾气亏损
滑胎:屡孕屡堕,如期而堕,且连续三次以上。
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尿、舌淡、苔薄、脉细滑。
治则:补肾健脾,调理冲任
方药:补肾固冲丸或安奠二天汤
气血两虚
滑胎:屡孕屡堕,如期而堕,且连续三次以上。
症状: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唇舌爪甲淡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则: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方药:泰山盘石散
堕胎/小产
堕胎:妊娠三个月之内,胎儿未成形而堕出者;两者只是时间上的差异。
小产:妊娠3~7个月之内,胎儿以成形而堕出者;两者只是时间上的差异。
堕产:有腹痛(宫缩),阴道出血。
症状:胎儿完全流出者。
治则:祛瘀下胎,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方药:脱花煎加益母草或生化汤加益母草
胎死不下
胎儿死于母腹中,历时日久,不能自行产出者,又称胎死不能出。产时或临产,死胎羁留过久,易导致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气血虚弱
不下:胎死母腹,胎动停止,阴道流出少量淡红色液体,小腹隐隐作痛。
症状: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精神倦怠、面唇舌爪甲淡白、舌淡苔薄白、脉细涩无力。
治则:补益气血,活血下胎
方药:救母丹
气滞血瘀
不下:胎动停止,阴道流出液体,色紫黑夹块,疼痛拒按。
症状:唇舌面青紫,口气恶臭,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脉沈涩或弦涩。
治则:理气行血,祛瘀下胎
方药:脱花煎
湿浊瘀阻
不下:胎动停止,小腹冷痛,阴道流出粘腻黄液。
症状:胸腹满闷,精神疲倦,口出秽气,神疲嗜睡,苔白厚腻,脉濡细。
治则:健脾燥湿,活血下胎
方药:平胃散加芒硝
胎萎不长
妊娠期间,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但胎儿存活,但生长迟缓,亦称胎不长、妊娠胎萎燥。
脾肾不足
胎长:胎儿存活,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
症状: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形寒畏冷、舌淡、苔薄、脉稍滑细弱无力。
治则:补脾益肾,养胎长胎。
方药:寿胎丸合四君子汤或温土毓麟汤
气血虚弱
胎长:胎儿存活,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
症状: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唇舌爪甲淡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则:补气益血养胎
方药:胎元饮
血寒宫冷
胎长:胎儿存活,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
症状:形寒怕冷,腰腹冷痛,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沈迟滑。
治则:温肾扶阳,养血育胎
方药:长胎白朮散加巴戟天、艾叶
妊娠肿胀/胎水肿满
妊娠肿胀:妊娠中晚期,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之,亦称子肿。
胎水肿满:妇女怀孕后,出现肢体及全身肿胀者称之,亦称子满。
脾虚子满
水肿:怀孕数月,面浮肢肿,甚则遍及全身,皮薄光亮,按之凹陷不起。
症状:四肢不温、神疲肢倦、腹胀纳呆、面浮肢肿、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脉沈滑无力。
治则:子满:健脾利水,养血安胎 / 子肿:健脾利水
方药:子满:鲤鱼汤加黄蓍、桑白皮或当归芍药散 / 子肿:白朮散加砂仁或健脾利水汤
肾虚子肿
水肿: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皮薄光亮,按之没指。
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下肢逆冷,心悸气短,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沈迟。
治则:温阳补肾,化气行水
方药:真武汤或肾气丸
气滞子肿
水肿:妊娠三、四月,先由脚渐至于腿,全身肿胀,肿处不变,随按随起。
症状:头晕胀痛、胸胁乳房胀满、舌淡苔薄腻、脉弦滑。
治则:理气行滞,除湿消肿
方药: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胎水肿满
妊娠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胸膈胀满,甚或喘不得卧者称之,亦称子满。
脾虚水肿
症状: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多,腹大异常,皮薄光亮,按之凹陷不起,脉沈滑无力。
治则:健脾利水,养血安胎
方药:鲤鱼汤:鲤鱼、白朮、白芍、当归、茯苓、生姜。
气滞湿郁 气肿
症状:妊娠中晚期,腹大异常,胸膈胀满,甚则喘不得卧,肢体肿胀,皮色不变,按之凹陷。
治则:理气行滞,祛水除湿
方药:茯苓导水汤去茯苓:茯苓、槟榔、猪苓、缩砂、木香、陈皮、泽泻、白朮、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苏叶。
妊 娠 眩 晕
妊娠中、晚期,出现头晕目眩或面浮肢肿,甚者昏仆欲厥者称之,亦称子眩、子晕;轻者类似妊娠高血压,重者类似先兆子痫。
阴虚肝旺
子晕: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视物模糊。
症状:两颧红赤、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舌红无苔或舌绛少苔、脉弦数。
治则:育阴潜阳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龟版、天麻、石决明、钩藤、白蒺藜
脾虚肝旺
子晕: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甚则突然晕倒。
症状:胸胁乳房胀满,胸闷呕恶,神疲肢倦,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健脾化湿,平肝潜阳
方药:半夏白朮天麻汤加钩藤、丹参
气血虚弱
子晕: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眼花。
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疲肢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则:调补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首乌、钩藤、石决明
妊娠痫证
妊娠晚期、或临产、新产后,突然昏倒、四肢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两目上视、角弓反张,少顷可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之,亦称子痫。
肝风内动
症状: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无苔或舌绛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则: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或止抽散
痰火上扰
症状:口流涎沫,面浮肢肿,息粗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清热开窍,豁痰熄风
方药:牛黄清心丸加竹沥
妊娠小便淋痛
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者称之,亦称子淋。
阴虚津亏
子淋: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尿痛,量少色黄。
症状: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滑数。
治则:滋阴清热,润燥通淋
方药:知柏地黄丸
心火偏亢
子淋: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淋沥涩痛,量少色鲜黄。
症状:面赤心烦,甚则口舌生疮,舌红欠润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则:清心泻火,润燥通淋
方药:导赤散加玄参、麦冬
湿热下注
子淋: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色深黄,艰涩不利,灼热刺痛。
症状:口苦咽干、口渴喜冷饮、心烦胸闷、口腻纳呆、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润燥通淋
方药:加味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