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王少华医案)


周某某,17岁。

“二七”癸水初潮,量偏少,色尚鲜,尔后经行如期。半年后汛期动辄提前1周至半月,量多,色鲜红,历时数日方净。迄时已2载又1月。本次依然先期14日来潮,量甚多,已经6日,色鲜夹紫,有小块,腹稍胀痛,腰酸膝软,面色㿠白,眩晕,耳鸣,咽干口燥欲饮水,五心烦热,纳少,泛哕,心悸怔忡,寐少梦多,大便不实。脉象沉细少力,舌红,苔薄白。证属阴虚火旺,先后二天俱病,法当益肾阴,健脾气,降虚火。


处方:

生地黄、熟地黄15克(砂仁3克拌),山茱萸、甘枸杞、女贞子、墨旱莲、粉丹皮各10克,龟鹿二仙胶(炖冲)、怀山药各12克,锦文大黄3克

3剂,另配归脾丸120克,每6小时服10克。

上药服2剂后,下血即止。

复诊时暂停汤药,用知柏地黄丸500克,早晚各服10克,淡盐汤送下。

下月经行,仍服首诊方汤药,平时服知柏地黄丸。

如此调理服药3个月,月经趋向正常,恢复健康。


【按语】本例经水一月两行,非时而下,量颇多,属崩漏范畴。现代医学称之为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少女常见的一种疗效还不理想的疾病。患者不仅呈现肾阴亏虚火旺的病机,同时还兼有心脾两伤,气血双亏的见证。针对这一较为复杂的情况,处理时采取3点措施:①用景岳左归丸合二至丸以滋阴凉营;②以归脾丸补益心脾,兼顾气血;③参入牡丹皮、大黄以泻火化瘀,大黄与方中生地黄配伍后名生地大黄方,我们常用此治疗火热血证,包括崩漏在内,均有良好疗效。方中地黄甘寒毓阴,凭凉营以止血;大黄苦寒直折,藉涤荡以祛瘀。两者配用,则动静结合,开阖相济。不仅由于瘀血去则血得归经而崩漏易止,更因为内无留瘀而崩止后不致发生由崩而漏、由漏而崩的恶性循环病变。


崩漏(祝谌予医案)


过某,女,22岁,未婚。

因月经频至,量多近1年。此次行经第5天,量仍不见少。平素月经周期10余天,带经期7-8天,量多,色暗,有少量血块,周身无力,性情急躁,小腹胀痛,白带多,质稀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虚失摄,脾肾双亏,治宜补中升清,健脾益肾。


处方:

党参10克、黄芪30克、黑升麻4克、荆芥穗10克、柴胡10克、川续断10克、山药15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黄芩10克、生白果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

服上方5剂血止。


因少腹酸胀,心烦气短前来复诊,诊时见舌质淡、边尖红,苔薄白,脉沉细。此属气血双亏,阴虚肝旺,故投原方加白芍10克、香附10克,服6剂诸症皆除。


又于月经应至之际投与艾附四物汤加味:党参10克、生黄芪30克、当归5克、川芎5克、生地黄10克、熟地黄10克、阿胶10克(烊化)、艾叶炭10克、荆芥炭10克、熟附片6克(先煎)、川续断10克、桑寄生20克


服3剂后行经,再投初诊方,经血如期净,随诊1年,月经正常。


【按语】祝谌予教授认为引起崩漏的原因很多,然脾气的统摄和升清功能下降尤为重要。肾主生殖,调冲任,但需后天之脾不断充养,脾虚气陷,统摄无权,冲任失调,可导致崩漏的发生。因此治疗宜从治脾入手。祝老以补中升清法治疗崩漏,收效甚佳。


其药物组成为:柴胡、黑升麻、黑芥穗、党参、黄芪、生地黄、熟地、川续断、桑寄生。

方中党参、黄芪健脾益气,使中强气升而摄血;同时脾为生血之源,气血充沛而固本;升麻、柴胡助党参、黄芪升举阳气,使下陷之气得以升提。祝老又根据“血见黑则止”的理论,选用黑升麻、黑荆芥穗既可升阳举陷,又可止血,一举双得;再用生熟地黄、川续断、桑寄生益肾以固冲任,组成一个完整的补中升清、健脾益肾之方。另外,还可根据病人的兼证加减进退。


如伴有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伴有血热者加黄芩、生地黄、地榆;伴有血瘀者加茜草、泽兰;伴有少腹冷痛者加艾叶、香附;伴有白带多者加苍术、山药。


若患者血多不止则加三七粉、黄鱼鳔、白果以顾标急。血止后服用宁坤养血丸、人参归脾丸以补气和血,调理月经,巩固疗效。


本患者因气虚下陷,血失统摄而致月经频至,脾虚水谷不化,反停为湿,湿浊下注,所以白带多。因此在补中升清之药中加用苍术、白术、车前子、生白果等利湿固涩之品合“完带汤”之意,共奏补中升清、健脾益肾、利湿止带之功。又因月经量多,造成血不养肝,出现心烦气急之证。故在二诊时加白芍、香附柔肝理气,既巩固疗效,又消除余症,再次行经时又复用补中升清法调整经期经量,巩固疗效。


文章来源: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