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先期(朱承汉医案)


蒋某某,16岁。


月经适行2天,超前半月,量多,鼻衄,头昏,小腹胀痛。前年冬月经初潮,每次超前量多,此次为甚。舌质胖、苔薄白,脉芤。此室女肾虚,热扰血海,故迫血妄行,病久气血必虚,拟滋肾清热,佐以益气:


炙龟甲、生地黄、熟地黄、椿根皮、紫石英各12克,白芍、炒黄芩、白薇、炒党参、炒白术、制香附各9克


服3剂,经净、衄止,仍进原方,继用归芍地黄丸,治疗1月,月经正常。


【按语】虚热导致的月经先期,脉象细数,舌红少苔。此例脉芤,舌质胖,应主心脾气血虚弱,因患者系少女肾虚,虽脉舌证象提示心脾气血虚弱,但无心悸、头晕、倦怠、虚肿等证,可与脾失统摄的月经过多证相鉴别,故不必专主治脾而治肾,较为切当。
 

痛经(姚树堂医案)


张某,32岁。


经行时少腹疼痛,月水不畅,其色时淡时黯,或有瘀块,历经3载,月月如是,鲜有变者。多方求医不效,以至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邀余诊治,查其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边尖红,舌苔薄黄,右脉细软,左脉弦细,少腹按之拘急,痛引阴户。


即投乌梅丸为汤,每月经前3剂,经期3剂,经后3剂,3月而愈。


【按语】痛经久不愈者,多因肝脾失调,气血不和,气机失于调畅,郁久而生寒热,致成虚实互呈,寒热错杂之证,非新病证情单纯者可比。此时治须多方兼顾,融汇祛寒热、调肝脾、和气血诸法于一方,然而堪当重任者唯《伤寒论》之乌梅丸也。余凡遇痛经历年不愈,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只要其呈现经前、经期或经后少腹拘挛而痛,血行不畅,经色或淡或黯,心烦口渴,手足欠温,乏力肢酸,脉细弦无力,每与斯方,多如期而愈。


治仲景之学者,临证治病当抓病因病机,方药当以其功效为肯綮,万勿谋某方治某病,某病用某方,此非其道也。《伤寒论》述乌梅丸证仅1条,主治证为蛔厥和下利,并未提及治痛经。本人从辨识痛经久不愈者之病因病机着眼,选用补消兼施、寒热并用之乌梅丸来主治,屡收显效,是为扩大经方运用之一得也。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张志钧医案)


张某某,女,20岁,未婚。


月事来潮疼痛难忍4年余。初诊:月经来潮则小腹剧痛,甚则难以忍受,连及腰部胀痛不适,得热则减,月经色暗量多,夹血块及黏膜样分泌物,行经前乳房胀痛,畏寒怕冷,纳差神疲,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此属肝郁气滞,冲任虚寒。以疏肝理气,温经止痛,活血化瘀治疗。


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5克、白芍15克、阿胶10克(另烊化)、吴茱萸6克、制香附12克、乌药6克、黄芪12克、肉桂5克(后下)、琥珀末3克(另冲服)、延胡索12克、柴胡6克、月季花12克、玳玳花12克、川牛膝10克、血竭3克、桂枝8克、炮姜炭3克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嘱经期节制生冷饮食。


针灸:十七椎下、三阴交、太冲,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二诊:药针兼施后小腹剧痛已减七八,腰胀痛已缓解。乳房胀痛及纳差神疲俱减,黏膜样分泌物亦减少,惟觉畏寒肢冷,仍守原法化裁3剂,并嘱其每月临经前3天来诊,仍针药同施,拟连续追踪观察4个月经周期。


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5克、白芍15克、阿胶10克(另烊化)、艾叶5克、吴茱萸6克、制香附12克、延胡索12克、玳玳花12克、川牛膝10克、血竭3克、桂枝8克、炮姜炭3克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针灸:穴位及留针时间同上。


患者遵嘱每月经前3天来诊,每诊服药1周,并在经前3天配合针灸治疗,均按上法,原方去桂枝、玳玳花,针刺穴位同上,连续观察4个月经周期,行经未出现腹痛,月经量、色正常,黏膜样分泌物未脱出。


【按语】本病因肝郁气滞,冲任虚寒,气血凝滞所致。由于肝郁气滞,冲任虚寒,寒凝于经,气滞血瘀,以致“不通则痛”而出现痛经。在《竹林女科》中有“有经来不止,下物如牛膜片”的描述,本方尊崇艾附暖宫汤合胶艾四物汤之意加减化裁,方中胶艾四物,调经和血,吴茱萸、肉桂温经散寒,柴胡、制香附、乌药、延胡索疏肝行气止痛。黄芪益气,琥珀散瘀以助益气散瘀通经之功。月季花、玳玳花调经和血。血竭、川牛膝化瘀通经止痛,炮姜炭温经祛瘀生新,预防经量过多,通涩并举。根据张师经验,取十七椎下穴,要以压痛明显为准,不拘泥于十七椎下,亦可上下移1-2椎体,强刺激留针30分钟,此为治痛常用要穴。

文章来源: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