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颂平,罗氏妇科传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


1/3女性更年期症状明显


  “女性从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到老年期,犹如人生的春、夏、秋、冬。”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主任罗颂平介绍,中医理论上以七年为女性的一个生长周期,从7岁到35岁这段时间,即“一七”到“五七”是人生的上升阶段,五七到七七则是下降阶段。一百年前,女性平均寿命大概只有50岁左右,所以当时的人们便将从“五七”到“七七”视为衰老阶段。


  但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的进步,百年后的今天,很多地区女性的平均寿命高达七八十岁,更年期后的岁月可能占现代女性一生寿命的1/3比重甚至更多。


  “生活条件好,生活质量提高,寿命延长了,以前不成问题的问题出现了,这是好事。”罗颂平认为,步入更年期,相当于进入人生的秋季。但一年四季有美景,人生也一样,“虽然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季节’,但可让每个季节美景不断。”


  更年期是绝经前后的阶段,平均有3、4年的时间。进入这个阶段,受困扰的女性常见的症状包括:汗出、潮热、头晕、心烦、爱发脾气、睡不着、腰酸背痛等,还有月经紊乱、阴道干涩,或是手脚甚至脸部轻微肿胀。


  “但其实并不是每个女性步入更年期都会出现症状。”罗颂平解释说,处于这个阶段的女性,大概1/3的人完全没有症状就过去了,另有1/3的人有轻微的症状、1/3的人症状相当明显,只有1/4到1/5的人症状较严重,适当用药也可帮助顺利过渡。


“二孩”没戏了?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在20岁到35岁。”罗颂平发现有些女性35岁后才考虑婚育,而如今政策允许生“二孩”。有些一直盼着添多个孩子的女性虽符合条件,但已近不惑之年,月经少了、不准了,感觉自己“没戏了”。


  对此,她认为不必太过悲观。对于年龄超过35岁仍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她建议,超过半年怀不上的,要及时查明原因、尽早干预,包括用中药或激素调理、甚至用辅助生殖技术,都有助于解决中年生育方面遇到的问题。


月经少是要收经了吗?


  有些女性40岁左右月经便来得少或者开始不准,从一般28天的周期变成四、五十天甚至五、六十天才来一次。她们很担心:这是否就意味着自己要“收经”、“绝经”变老了呢?“如果除了这种生理性变化无其他不适的,其实问题不大。”罗颂平说,这是到了一定年纪,卵巢功能下降的正常体现,可以不用干预。


  但如果还没到40岁月经就完全不来了、完全要靠吃激素、打针才能维持,则可能是卵巢早衰,要引起警惕。


  一般做激素检查就能判断是否卵巢早衰并及早干预。还有一些因疾病的影响,如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患者,因用药、化疗甚至是骨髓移植,都可能抑制卵巢功能。


收经后出血是好事?


  有些女性过了50岁,本来已经“收经”了,但一两年后又突然阴道出血。这是不是因为吃了保健品、身体变好了?恢复月经了、变年轻了?


  “其实很可能是误解。”罗颂平指出,如果收经了又出血的话,最好做B超查看子宫内膜是否变厚。如果内膜较厚,建议做诊断性刮宫检查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病变。当然,不排除有部分女性是因为收经以后还有一点点激素使得子宫内膜增厚,这种情况导致的内膜增厚问题不大。但在不能确定原因的情况下,收经后出血不及时检查,有时易忽略掉子宫内膜癌等一些器质性的病变。


养阴润燥调和阴阳


  其实,大可不必以为到了四五十岁,人到中年就“万事休”。步入更年期后,女性要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乐趣,懂得颐养身心,在保持心态平衡的同时,调理好身体的阴阳平衡,同样可以活得精彩。


  从中医角度来看,更年期的女性阴阳不平衡中以阴虚多见,宜适当养阴润燥。罗颂平建议,人到中年乃至更年期,饮食要清淡一点,油腻、燥热东西少吃一点。结合这个阶段女性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介绍部分有针对性的药食同源食材如下:


  阴虚潮热、出汗、烦躁、失眠者,可用沙参、玉竹或石斛泡茶、煲汤;


  月经量多、贫血血虚者,可用当归、枸杞、阿胶、熟地,或是黄精、桑葚、红枣、黑枣、黑豆等食材煲汤养血;


  上火、燥热,出现脸红、口干有口气者,可选清热润燥的桑叶、菊花、枇杷叶煮水,或适当吃些枇杷果、雪梨、甘蔗、马蹄等;


  大便干燥、便秘者,可用生地煮水、煲汤;


  如果平时没明显不适症状,想养阴润燥则可适当选用银耳、山药、百合、莲子、蜂蜜、麦芽糖(饴糖)煲点汤或糖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