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英案


患者,女,25岁。2000年1月23日初诊。


主诉:月经量少伴延后3年。患者13岁初潮,既往月经正常,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少伴延后,周期40~87d。曾在外院治疗。B超示:双侧卵巢增大,内有多囊性卵泡。基础体温单相。内分泌示:T3 430pmo/L,FSH 25U/L,LH326U/L,E2 126pmol/L,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曾服安宫黄体酮及中药治疗,疗效不显。末次月经1999年11月30日,持续2d,量少。面部痤疮较多,体毛长,肥胖体型,身高164cm,体重74kg。伴口干白带少,大便干,舌淡尖红,苔薄,脉弦细。辨证:肝肾阴虚夹痰湿。治法:滋阴清热调经。


方药:地知柏方(生地黄15克、知母10克、黄柏9克、胆南星10克、陈皮6克、枳实10克、香附10克、当归9克、桃仁9克、川牛膝10克、生甘草5克)加金银花9克、制大黄9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月30日。药后惟临经,已停经3个月。服药后头晕反胃,现小腹隐痛、胀,口干、便干略有好转,白带较前略有增多,基础体温上升2d,苔薄,脉弦滑。治法同上,方选地知柏方加木香6克、砂仁3克(后下)、淫羊藿15克、巴戟天15克、莪术9克,7剂。


三诊:2月6日。服药后临经,末次月经2月5日,未净,量少色红。反胃止,基础体温双相,苔薄,脉弦细,面部痤疮较多。予地知柏方加金银花9克、泽兰9克,14剂。


四诊:2月21日。痤疮略有好转,口干、乏力。原方加太子参15克,7剂。


五诊:2月28日。口干乏力好转,基础体温单相。予地知柏方,14剂。


六诊:3月22日。末次月经3月21日,未净,基础体温双相,月经后期16d,量较前增多,面部痤疮减少,苔薄,脉弦细。原方继服。


在以后的治疗中,仍以地知柏方为主,观察基础体温,上升前后酌加温肾补气活血药物,促进排卵,并对症加减。经过半年余治疗,患者至11月24日病情已大有好转,月经量中,周期36~40d,体重62.5kg,面部痤疮减少。B超示:两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内分泌示:T 280pmo/L,FSH 5U/L,LH12 U/L,E2 316.8pmol/L


王庆侠案


患者,女,16岁,中学生。1995年7月13日初诊。


患者皮肤由正常皮肤颜色而变黑已3年。11岁月经初潮,开始时尚能按月行经。近2年来月经无规律,经常后错,并且经行量少、色淡,有时腹痛。体毛变长,口唇周围长出细软短须,远看一圈黑,眉毛浓密,四肢、外阴、肛门周围毛较多,近日来右乳房乳晕处长出一根长毛。体形稍有变化,臀部大,大腿变粗,似男子之态,皮肤粗糙,尤以四肢、腰、臀为甚,时有痤疮出现。B超示:右卵巢5.0cm×4.4cm×3.6cm,内见多个无回声区,最大2.3cm×2.1cm;左卵巢4.0cm×3.9cm×2.4cm;子宫3.9cm×3.2cm×2.4cm,内膜厚1.3cm。提示:双侧卵巢增大;子宫内膜增厚。曾在外院就诊,数月基础体温单相,排除肾上腺皮质肿瘤及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自觉周身乏力,困倦嗜卧,时有头晕,表情淡漠,情绪低落,食少纳差,二便尚可。面色淡黄无华,舌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滑略弱。


辨证:气血两虚,因虚致瘀。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通经。


方药:生黄芪2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升麻4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陈皮6克、香附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三棱4克、莪术4克、夏枯草20克、甘草6克。14剂,水煎服。


复诊:7月31日。服上方7剂后,于7月20日月经来潮,量少、色红、少有血块,小腹痛。经期服5d,月经于25日已净。现14剂药已服完,自觉体力较前增强,精神与情绪都较前好转。舌色转红,瘀点消退,苔薄白,脉细滑。行经后宜补。


方用:生黄芪2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升麻4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陈皮6克、香附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五味子1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


三诊:8月8日。皮肤色素沉着消退,口唇周围胡须未再长。


嘱继服上方4剂,然后改服7月13日方所配丸剂(配成水丸,每服10克,日服3次),1个月后再来诊。


9月7日来诊:8月23日月经来潮,行经5d,第1天量稍多色淡红,无腹痛及其他不适。继续服上方丸药治疗。


9月27日来诊:B超:右卵巢3.8cm×2.6cm×3.9cm,内见无回声区2.4cm×2.7cm;左卵巢3.6cm×2.1cm×2.0cm,见最大回声区1.1cm×0.9cm;子宫4.8cm×4.0cm×3.4cm,内膜厚1.0cm。B超示:双侧卵巢较前缩小,继续服上方丸药治疗1个月后停药。


11月1日来诊:经中药治疗3个半月,色素沉着消退,口唇周围胡须及乳房之毛消退,体毛、阴毛正常,月经按月来潮。B超卵巢囊肿消退。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黄绳武案


康某,女,18岁,初诊:1985年6月13日。


患者11岁月经初潮,既往月经后期,每40~50d潮,量少,伴有痛经,后经治疗痛经好转,但月经后期越来越严重;1984年春节回北京探亲时,因“闭经”做腹腔镜检查,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自去年8月份开始,至今近1年月经一直未潮,其间求医,曾服中药近200余剂,大便干结,腹部胀气,经服中药治疗有所好转,但月经终未来潮,观其形体消瘦,面色黯,情志抑郁,多毛,以双下肢为甚;小便次数多,口不甚干;舌偏红,苔白,脉细数。


辨证:肾虚血亏,虚火内生。


治法:滋肾补血制火。


方药:鹿角霜15克、香附12克、鸡血藤15克、鳖甲30克、菟丝子15克、薏苡仁15克、鸡内金10克、柏子仁10克、泽兰10克、川牛膝10克、益母草12克。


二诊:1985年7月4日。月经仍未潮,夜晚发燥热,口干喜饮,二便调纳可,舌红,苔薄黄,脉细。继服上方加浙贝母15克。


三诊:1985年7月21日。服药后月经于7月16日来潮,始色黑如渣,后转红,量少,3d干净,经后烦热感消失,舌红,苔薄,脉细弱。继服上方。


四诊:1985年8月16日。服药后月经于8月9日来潮,现已干净,舌红,苔薄,脉细。继服上方以巩固疗效。


【按语】傅青主曰:“经本于肾”,可见肾气盛是女性发育时的重要物质,是月经来潮的先决条件。患者年过二七月经不潮,无不与肾有关,并伴面色黎黑亦肾虚肾色外露之象,故治疗上抓住重点在肾,方用鹿角霜咸温,用作温补强壮药,缪希雍《本草经疏》论鹿角曰:“……能竣补肾家真阳之气……鹿之精气全在于角。”又曰:“角本下连督脉……故能补人身之督脉……”又配以菟丝子补肾精,菟丝子禀气中和,善补而不竣,益阴而固阳,且具有流动之性,与其他滋阴药之偏于腻滞迥异。患者表现出的突出症状是闭经,况闭经兼见舌红、苔黄、口干喜饮、烦躁,似有化热之象而投以寒凉,古人早有告诫:“医家多以为室女血热,故以凉药解之,殊不知血得热则行,冷则凝。”闭经之病,虚寒者多而实热者少,即使有火,多属虚火,血虚生热致成烦热,舌红,脉数。治宜补血制火,补益通之,因势利导,使血海充,由满而溢,自有水到渠成之效。方中用柏子仁养心血又可润肠通便,牛膝、泽兰活血调经引血下行,此治室女闭经之柏子仁丸主药;又助以鸡血藤养血活血,就中医观点看,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肿大、包膜增厚,属中医癥瘕范畴,故用鳖甲、浙贝母配鹿角霜软坚散结。其中鳖甲又能坚阴,补阴不足;浙贝母祛痰化湿,清热解毒。患者虽多毛但并不肥胖,缘何用祛湿化痰?多囊卵巢属囊性肿块,聚湿生痰所致,故在浙贝母的基础上更重用生薏苡仁利湿以解下焦之毒。香附行气开郁治其心情抑郁,又治闭经,治血以行气为先是也;鸡内金消腹胀又活血化滞,其用多途。全方辨证抓住重点,辨病符合情理,故取效迅速。


本文来源: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