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是脏腑、经络、津液协调作用于子宫、阴道的生理现象。带下之名,首见于《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带下一词,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带脉以下或裙带以下之疾,即经、带、胎、产、杂等多种妇产科疾病,因其多发生于带脉以下,故古代的妇科医生亦称为“带下医”,此乃广义之带下。二为生理性之带下,即润泽女子阴户与阴道之阴液;无色无臭,黏而不稠,其量适中,是在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的同时开始产生,禀肾气藏泄,赖脾气运化,由任脉所司,达于胞中,经督脉的温化,带脉的约束,布露于阴窍。此乃狭义义之带下。即《沈氏女科辑要.带下》引王孟英语曰:“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苯非病也。”三为带下病,指带下异常增多或减少,即病理性带下。


    带下由津液所化,禀肾气藏泄,赖脾气运化,由任、带二脉司约,在天癸作用下,布露于子宫,润泽于阴道。《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卞疏子阴贱;驻《景岳全书.妇人规.带浊梦遗类》云:“盖白带出于胞中,精之余也。”带脉的约束又赖脾的统摄作用,《血证论.崩带》曰:“盖带脉下系胞宫,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属于脾经。脾经土气冲和,则带脉宁洁”。健康女子在月经初潮后开始有较明显的带下分泌,其量不多,不致外渗,无色透明,黏而不稠,无特殊气味。每逢月经前、经间期和妊娠期则稍有增加,绝经后减少。所以某些生理性情况下出现带下量增多或减少,如妇女在月经期前后、排卵期、妊娠期带下量增多而无其他不适者,为生理现象;绝经前后白带减少而无明显不适者,也为生理现象,均不作病论。


    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或减少,可伴有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者,为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带下明显增多者称为带下过多;带下明显减少者称为带下过少。淫邪直中阴中,或侵袭子宫、胞络,可导致本病的发生。若脏腑功能失常,如脾气虚、肾阳虚或肾阴虚等,也可引起带下过多或过少,导致带下病。